热线电话0898-88889999
网站首页 关于开元体育 产品中心 开元体育新闻 成功案例 行业资讯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开元体育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产品中心
0898-88889999

海南省海口市

13988889999

www.weixiupub.com

开元体育新闻

开元体育舌尖上的餐饮美食十篇

发布时间:2023-08-28 19:38:51 点击量:

  从踏入荆州的那一刻,汇集了东南西北各地美食的小街巷,就成了荆州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里隐藏着很多上不了正席却让人流涎三尺的美味。

  这就不能不提街角巷尾时常出现的荆州小吃锅块了。有人说,荆州人好吃,就连一个锅块,都被做到了荤素搭配、风味各异。

  这年头,就流行个“XX哥”“XX姐”。知道吗?荆州网友也给一个锅块摊主安了个外号,那就是“性格锅块哥”。藏身于沙市区工农村社区小巷的锅块哥姓宋,工作时不拘言笑,犀利的眼神和一把大钳就足以把人吓住。但是每当接过香气扑鼻的锅块,之前的纠结心情就舒展开了。

  看着宋老板娴熟地将手在案台、酱油碗、芝麻碗、炉子、辣酱碗中间流转,着实佩服他的技艺,整个操作流程井然有序,不到二分钟,一个香气诱人的锅块就出炉了。椭圆形的锅块表面粘着分布均匀的芝麻美食,由于锅块拉得比较薄的缘故,在炉里就烤开了几个小口,热气直往外冒,那也是传递香气的通道,刺激味蕾。刷上了宋老板家秘制的酱料后,更是五味俱全。难怪有人说,有了锅块哥,不进必胜客。

  16年前,来自公安的宋老板就在工农村的巷口摆起了锅块摊,凭借着对美食的追求,他不甘心做与他人一样的锅块,而是想做自己的招牌锅块。他在不包芯的烧饼和传统公安锅块厚实的基础上,一步步改良,凭借面功和火候将锅块越拉越薄,越烤越脆。

  而后,宋老板又参照早年母亲为他制作佐饭的酱料的味道,自己调制酱料。他将豆子、麦子、香料、糖稀、辣酱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美味的酱。因为此酱深受顾客的好评,宋老板早年还想过批量制作呢,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受阻。而今,也只有吃他打出的锅块,才能浅尝到此酱的绝味。

  茴香豆是绍兴最知名的一种小吃,这得益于鲁迅小说中孔乙己在咸亨酒店柜台前花九个铜钱买了两碗酒和一碟茴香豆,还细究起“茴”字的四种写法。北京孔乙己餐厅出品总监陈庆说,茴香豆是以蚕豆为原料,用清水泡软,入锅加配料用文火慢煮至涨熟,口感清香软糯,鲜嫩,价格便宜,是绍兴寻常百姓最常吃的下酒菜。

  绍兴传统特产是“三大缸”:酱缸、染缸、酒缸。关于茴香豆,当地有民谣:“桂皮煮的茴香豆,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运来芽青豆,东关请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

  即便如今,绍兴人还是喜欢吃本地作坊里生产的酱油,颜色黑亮,豆香浓郁。在河边,经常可见老人慢悠悠喝酒,随手从兜里掏出几颗茴香豆。这些下酒小吃初吃不觉得出奇,细细咀嚼却颇有深味,契合着绍兴人的性格:外圆内方、灵秀惠巧。食物是连接一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的链条。各种过酒小吃让人觉得,鲁迅时代的绍兴并未走远。

  在绍兴美食谱系之中,“臭”是一种别样风情的滋味:臭苋菜梗、臭千张、臭腌蛋、臭百叶、臭冬瓜、臭咸鲞……各种“臭烘烘”的美食,成就了别致的绍兴滋味。在所有“以臭为美”的食物中,臭苋菜梗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许多食物都是经由苋菜梗发酵而成的卤液腌渍而成。

  苋菜是江南一带常见的蔬菜,初长时极嫩,只需放在沸水中几个搅滚之后迅即捞出,点几滴香油就是一道鲜美的蔬菜。等苋菜老了,苋菜杆粗壮,这就成了做臭苋菜梗的原料。制作时需要用水浸泡昼夜,沥干水分之后进行发酵,数日之后,开坛便可闻到臭中带香的滋味。发酵时不放盐,制作的时候再加入盐。臭苋菜梗以蒸为妙,吃时趁热将臭苋菜梗放入嘴中,不要匆匆咀嚼,而是闭上嘴巴,眯起眼睛,鼻孔微微吸气,那种臭中含有异香的味道在口腔内旋转。

  一坛臭苋菜梗捞完之后,剩下的便是臭苋菜梗卤了,许多农家常年在门口存放着一坛菜卤,卤汁状如白乳,粘稠滑溜,有些厚度,各种食材都可以放到里面卤制,于是出现了臭冬瓜、臭丝瓜、臭豆腐等种种“臭味大千”,真是无臭不欢。

  绍兴是酒乡,酒的滋味自然弥漫到美食之中,当地人家做菜,几乎所有荤菜都会放上黄酒。放黄酒的好处在于提香,醇厚的酒香使菜肴锦上添花;松软,酒使荤菜质地变松易熟;去腥,特别是烹饪水产时,放上酒就可以祛除腥味。当地人做菜都使用加饭酒或者花雕,很少有人用调和的料酒。

  谈到壮族饮食文化,不能不提到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饮食文化丛书编委会高级编委罗书铭。罗书铭多年从事餐饮文化研究,对壮族饮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壮族作为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深受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已形成口味非常,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隋唐以前,广西被视为南蛮之地,可食用的东西并不多,壮族人只能向大自然取材,这就形成了壮族人的饮食擅用自然,风味带有原始特色的历史印记。从宋代开始,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壮族人开始种植农作物。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人开始饲养猪、牛、羊、鸡和鸭等家畜家禽。经过长时间的劳动实践,他们对自然界有了更深的认识,食材选取更为多样化。直至现在,壮族人对美食的取材仍是信手拈来,制作得心应手。

  罗书铭曾作打油诗形容壮族人这一特点:“土鸡土鸭土白菜,小笋野蔬入市卖,漓江鱼虾好可爱,髱客喜欢原生态。”

  现在,壮族人主要聚居在百色、河池、来宾、宾阳和柳州等地,这些地方环江绕水,很适合壮族人发展种植作物。壮族闻名遐迩的芋头、龙眼、荔枝、红薯、甘蔗和稻谷等,都是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的结果。

  壮族人分布在广西各地,各地方的壮族菜又极具特色。如五色糯米饭、灵川狗肉、十八酿、糍粑、竹筒饭和柠檬鸭等。这些菜式虽各有特点,但口味都以浓郁为主。

  拿狗肉来说,不同地方的做法截然不同,如灵川生焖狗肉、柳州脆皮狗肉、宾阳白切狗肉等。壮族人吃狗肉历史得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广西资源匮乏,穷苦的壮族人没有食物吃,只能选择食用看家护院的狗。

  此外,糯米也是壮族人常用的食材,五色糯米饭就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一道美食。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在那天,壮族人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抛绣球、歌墟等,参加活动的人会自带干粮,最常见的干粮就是五色糯米饭。五色即红、白、黄、紫、黑,有吉祥如意之意。

  制作五色糯米饭时,先将泡了一夜的糯米蒸熟,再给糯米饭上色。壮族人借用乡下随处可见的黄花汁染黄色,紫兰草汁染紫色,红草汁染红色,枫叶汁染黑色,白色即为糯米原色。上好色的糯米饭可放入盐、糖等调料入味。这时的五色糯米饭颜人,味道更香。杜甫就曾为此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的佳句。

  壮族人非常热爱他们的民族菜,每每有客人来访,都会热情地把壮族菜推荐给他们,用餐时还配上壮族特有的待客方式。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敬酒歌》。当有客人来时,壮族人会举行隆重的宴会,边吃边饮,边唱歌边喝酒,《敬酒歌》就是唱得最多的一首:“我家没有好菜饭,只有土鸡土鸭土白菜,希望客人不嫌弃,桌上只有原生态。”

  壮族人在待客时,往往会让客人在寨子里轮着吃遍全寨。又或是举行长桌宴,寨子里的各家各户都把家里最拿手的绝活亮出来,让客人品尝自家的菜。宴席上一般有扣肉、白切鸡、豆腐圆和笋片等。用餐时还必须遵守壮族的传统规矩,老人都入座后才能开席;长辈没动筷,晚辈不能先吃;在给长辈和客人盛饭时必须双手递上。

  壮族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与饮食有关的典故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薏苡明珠”。

  历史上著名的“薏苡明珠”,说的是壮族薏米与马援将军的故事。汉朝建武十七年(41年),汉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与扶乐乡侯刘隆共同南下征伐徵侧、徵贰。马援因此驻军广西地区,除作战外,他还兴修水渠、推广中原生产技术,深受人们爱戴。

  绍兴人嗜咸。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被称作绍兴的“三乌文化”。其中的“乌干菜”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梅干菜”。“乌干菜焖肉”也叫“梅干菜扣肉”,总理祖籍绍兴,他很喜欢吃这道菜,还曾用此菜宴请过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

  五花肉1500克,梅干菜50克,食用油500克,茴香5克,桂皮5克,老抽5克,粽叶2张。

  1.五花肉洗净切大块,入锅加清水,水量以没过肉为宜。煮开撇沫,捞出五花肉,肉皮保持,将肉切片。

  2.锅中放油,烧至六七成热,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炸至表面金黄,捞出,投入清水浸泡。

  3.洗净粽叶,剪成与碗底直径相当的段,放入碗中,加入茴香、桂皮,将浸泡后的五花肉肉皮朝下置于粽叶上,倒入老抽。

  4.将事先用清水开元体育浸泡过的梅干菜置于肉片上,肉入蒸锅蒸半小时,再关火焖半小时,即可出锅扣入盘中。

  绍兴人善于精打细算。一坛霉菜梗捞完以后,坛中尚余霉苋菜梗卤。这种霉卤是老辈绍兴人的至宝,从前走亲访友,进屋就能闻到这种“臭臭”的异香。隔年的菜卤名曰“老卤”。来年若还要做霉菜梗,老卤就可以当引子,会让做出来的霉苋菜梗味道更加好。

  这种霉苋菜梗卤还成就了绍兴本地的另一风味——炸臭豆腐。传统的臭豆腐就是放在这种霉卤中浸渍出来的。臭豆腐入油中一炸,表皮炸得酥酥的,里面是嫩嫩的。几条街都能闻到那类似霉卤味的异香。

  绍兴人善吃鱼。从前为了方便储存,绍兴人常将鱼类做成咸鱼或咸鱼干,霉鳓鱼就带有这种旧时的生活痕迹。霉鳓鱼是用盐腌制而成的,本身就带着咸味,所以蒸时不必再放调味料,原汁原味更加鲜美。

  意大利这个神秘而典雅的国度,除了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文化外,葡萄酒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据说古罗马士兵们去战场时,和武器一块儿带着葡萄苗,领土扩大了就在那儿种下葡萄。古希腊人也把意大利称为葡萄酒之国(埃娜特利亚)。如今,意大利每年葡萄酒的产量占世界的1/4,远远超于法国。而意大利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充沛的雨水和充足的阳光,孕育出优良特性及风味独特的葡萄酒,也是世界葡萄酒王国的上品。近日,在海口寰岛泰得大酒店勃朗酒庄举行的欧洲酒食文化节上,我们有幸品尝到了正宗的意大利进口葡萄酒,并享受到了意大利绝味美食,让到场宾客无不叹呼过瘾。

  这种酒是用酿葡萄酒后残留的葡萄渣, 包括葡萄的皮、肉、梗、籽等作为原料,蒸馏厂蒸馏,然后把产生的蒸汽收集冷凝,最后得到的一种烈酒Grappa。它以葡萄原味为诉求,风格直接而强烈。

  这种酒通常作为餐后酒,用来帮助消化。但是意大利人也会在早餐时饮用或是加入咖啡一起饮用。烹饪菜肴或烤制蛋糕的过程中加一些Grappa也可以增添风味。

  100%霞多丽,酒体呈金黄色,起泡细腻;霞多丽香型突出,以杏仁、苹果味较为明显,入口清新、圆润、饱满,留香持久。

  这是一款将清新感和多样性完美结合并使之均衡的优质葡萄酒,香型清新扑鼻,伴有芒果等异国水果味道,入口后,口感深厚,果香回味。

  美食搭配:金枪鱼鸡蛋和驴蹄草、熏制的三文鱼鸡蛋、甜葫芦奶酪、面包条、橄榄油和芹菜、香醋等

  听说过骑自行车结婚吗?今年中秋节前,一对来自深圳的新人在三亚银泰度假酒店上演了一场时尚浪漫而又环保的“骑行婚礼”。在这场婚礼中,一辆双人自行车就是“婚车”,新郎骑着“婚车”载着新娘,在三亚的椰风海韵下,由10余名车友陪伴,组成了简约却特别的迎亲队伍。而近来,三亚旅游企业组织了多次海底婚礼,吸引了国内外的很多新人。与相爱的人一起潜入水中,整个大海就是婚礼殿堂。还有一些新人花几千元租一辆游艇出海,在宽阔的海面上立下海誓山盟,也十分浪漫。

  三亚市旅游协会秘书长谢祥项表示,当下三亚开始流行个性婚礼,反映出年轻人在办婚礼理念上渐渐从复杂回归到简单,许多新人都希望举办一场既浪漫又低碳的特色个性婚礼,这也非常符合三亚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三亚旅游企业应该敏锐地洞察市场动向,迎合市场需求,推出更多丰富多样的特色婚礼产品。

  2011年9月13日起,一部专门为海南量身打造的“爱情剧”——《爱情睡醒了》开始在安徽卫视、深圳卫视等电视台首播。这部40集偶像剧不仅从各个角度展现天涯美景,还秀出了一个浪漫的恋爱胜地。

  在拍摄过程中,该剧组曾先后在三亚湾及陵水香水湾的君澜度假酒店、三亚免税店、保亭七仙岭等地进行取景。据该剧后期制作团队负责人介绍,《爱情睡醒了》的画面十分精美,三亚等地的自然风光以及酒店设施为该剧增色不少,完美地呈现出了剧本所要表现出来的爱情美景。

  9月15日,成都兰桂坊举办第一届“音乐啤酒节”之际,“兰桂坊之父”盛智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下一个兰桂坊将落户海口,项目设计目前已经完成。

  作为香港时髦夜生活的代名词,兰桂坊酒吧街缘起于30年前。如今,兰桂坊已成为一个洋溢欧陆风味、彰显西方文化的香港特色文化街区。盛智文说,杭州、佛山、青岛、沈阳等地争相邀请兰桂坊入驻,而继成都兰桂坊之后,内地第二个兰桂坊项目确定落户海口。他说:“海口的兰桂坊将环观澜湖兴建,湖中心有表演,岸上还有一条购物街‘ChinaGrove’,就像洛杉矶的‘Grove(购物街)’一样。”

  三亚至台北直航航线分,随着由台湾飞往三亚的直航客机波音737-800落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标志着由台湾“中华航空”执飞的“三亚-台北桃园”直航航线正式开通。据悉,这是三亚与台北首次开通直航航班。

  据介绍,新辟的三亚-台北桃园航线席经济舱座位,每周二、周六往返两个班次。三亚至桃园起飞时间为19:20,预计到达时间为21:45;桃园至三亚起飞时间为15:20,预计到达时间为18:10。而之前三亚至台北航线个半小时,开通直航航线个小时的时间。直航航线开通后,华航正在规划赴三亚的精致旅程,其中 “最爱中华-海南篇-印象海南岛浪漫天涯5日游”售价34900新台币(含税金)。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能取得火爆的收视率,是当初的主创们所没有预想到的事情。在该部“专题纪录片”之前,大陆同类型的影片,多以历史的宏大叙事为主,如《大国崛起》、《华尔街》等等。在题材上,我们一直不认为诸如饮食这样的零碎清新叙事能够取得超过宏大叙事的收视。这种思维惯性的认知,可能直接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宏大叙事与清新格调旗鼓相当的局势。

  随着影像专题片市场在中国大陆的慢慢萌发,我们的从业者其实一直在关注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把握。这种关注与中国一百多年来大起大落的历史文化脉络有直接关系。比如,2007年发行的专题片《河之南》,就是着眼于对河南四五千年历史人文的梳理。无独有偶,河北方面也曾在2011年找过笔者,试图运作《大河之北》专题片项目,要“重振河北雄风”。在《舌尖上的中国》之前,大陆专题片太过于关注宏大问题,已经成为一种通病。

  在这种环境下,注重清新格调的小叙事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能取得优秀的收视成绩,未尝不是观众对“厌烦了宏大叙事”的一种报复性消费。同时,也应看到第一季的《舌尖》虽然讲述美食采集、制作等等,但绝对不是菜谱连环画样式的,它进行了一种有机地打乱与重新排版,给观众带来了审美愉悦上的亲切感与陌生感。亲切的,是食材的寻常可见,陌生的,则是这些寻常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可以升华出一种人文情怀来。尤其后者,就让《舌尖上的中国》区别于一般的烧菜节目了。

  第一季的《舌尖》是由食材上升到人文,且食材的采集与烹制,是该部专题片的最重内容,人文的提升,不过是蜻蜓点水。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时候,则缺少了第一季的轻重上阵,它坚信,只有具备更大的“人文关怀”才“对得住”万民期待的场面。所以在第二季中,我们能看到的不再是作为食材出现的采集与制作,而是作为主体行为者出现的人的故事。食材,被悄悄地置换为人。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基本上每个美食制作背后,都可以看到一种人文关怀。比如,麦客、养蜂人、高考陪读母亲等等。这种人文关怀,传承自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的要求。即使再小的清新格调的叙事,也要承载一定的道义,这成为中国颠扑不破的文化圈套。

  轻装上阵的《舌尖》第一季,对人文这个“道”的承载,没有那么多的自觉要求,所以在专题制作上更灵巧很多,敢于将视角深入食材中去,而不是纠结于制作食材的人。这种“叙事”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对应的:第一季很类似明朝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该文只写庭院、读书、写字等等,这是人文情怀的零介入,但最终用“庭有枇杷树,吾妻死开元体育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收尾,这种人文的提升,实乃是用无技巧来掩盖作者“文以载道”的大技巧。

  从食材制作上升为人文,需要对美食分门别类的掌控与整体大观的把握。这种细致中见全局中的叙事结构,是《舌尖》第一季的撰稿最见真功夫的地方。然而,从制作食材的人的故事来上升为人文情怀,则是轻便易行的。食材是无戏的,但制作食材的人,则是有生活味道的,只要有生活,就能顺理成章地提升出人文来。

  因此,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基本上所有的美食桥段都是应用了从食材制作者的故事上升为人文情怀的这一技巧。这一季的《舌尖》重点不是在讲美食,而是在讲故事,讲人围绕美食展开的各种故事段子。蟹酱不是蟹酱,是乡愁;空心挂面不是空心挂面,是传统手工的后继无人……

  讲美食故事的撰稿与拍摄,就简便易行得多了。近来网络热播的恶搞剧《舌尖上的中国之泡面》便是最好的明证。该部热播剧不是把“泡面”作为主体,而是将帮助整个宿舍泡面的人当做重点,面是佐料,缅怀大学生活,才是主菜。基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拍摄一部独属于自己的“舌尖上的中国”。

  面对以上事实,《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撰稿与拍摄,又不可找太偏的个性故事――例如拍总导演陈晓卿的妈妈给其下西红柿面的夕阳味道,做得再精良,也不过是个体感受,无法对观众形成审美共振。《舌尖》第二季讨巧的地方便在于,找寻到了围绕美食展开的人的故事中具有共性的一些段子。比如该季第六集《秘境》,在某中学陪孩子高考的母亲做饭菜的故事,就是个非常优质的共性桥段。

  《舌尖》的观众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人父母,第二类,还是孩子。为人父母的,自然清楚自己每日里为了子女吃食上心思的忙碌,因此可在这位高考伴读母亲这儿找到精神共振。《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巧妙的地方在于,它也断然不会放弃青年观众。在高考伴读做菜故事之余,该季不忘镜头一瞥,毛坦厂中学的高考生在高考前日,漫天飞书。以此来撩拨青年的痕迹,太明显不过。

  综上,我们便可以明确一个问题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技巧痕迹太重,为提升人文情怀而提升人文情怀,美食不过是人文的幌子罢了。按着这个叙事套路,我们也可以复制出《脚尖上的中国》等旅游专题片,讲一些具备共性特点的旅游故事,进而上升为人文价值,放佛也说得过去。然后,我们必须开元体育要面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大家要的,是美食,还是故事?

  《舌尖》第二季用故事来关照人文的方式,比之于其第一季中用美食来蜻蜓点水人文的方式,好像拙劣了很多,也太过于讨巧了很多。第二季在撰稿与拍摄难度上,均降低了要求,反而在人文价值的彰显上,加重了砝码。文以载道的文艺要求,可能在故意为之的载道中,求而不得。因此,有观众在微博中认为,《舌尖2》太过于煽情,诚然代表了一种声音。

  同样也是与美食相关的专题片《寿司之神》中,有这样一段文稿:没有比寿司更适合作为载体的食物了,它冷静,没有油烟滚滚的火热,没有铲勺叮当的嘈杂,极致简单,味道充满深度,更重要的是,它是日本饮食文化美学追求的基础表达――在视觉和触觉,尤其是造型和色彩上对美的经营,包含了对食物原初滋味和季节的纤细感受。这部比《舌尖1》播出还早一年的美国人制作的专题片,竟然也深谙了“用食材上升人文情怀”的方式。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已经全部播出完毕。从目前整理出来的电视收视数据和网络收视数据来看,该续集虽然没有实现预期的火爆程度,但在纪录片与专题片无市场的中国,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记录保持者。这一续集虽然面对了大量的质疑声音,但褒扬者也是大有人在。该部专题片是否会继续拍摄第三部,确实也让人捏了一把汗。

  刚出锅的黄馍馍热气腾腾,巨大的乳扇像风铃一样被悬挂风干,稻米酿出的黄酒滋味绵长色如琥珀,用诺邓井盐腌制三年方可做成的诺邓火腿肌红脂白,白吉馍切一刀声音酥脆,腊汁肉填进去,香气弥漫……

  单是读这文字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更别提荧幕上那极具诱惑力的视觉冲击。《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源于其中对美食的精准剖析。短短七集,却囊括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各色吃食,不可不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盛宴。

  烤松茸、雪菜冬笋豆腐汤、椒盐藕夹、煎焗马鲛鱼,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馈赠。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带来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但都阻挡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主食的故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无论是经典的陕西羊肉泡馍,还是鲜亮、酸辣可口的岐山臊子面,充分展现了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长期研究吃的艺术的“吃货”们都知道,腐乳、豆豉、黄酒、泡菜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要达到让食物转化成美食的境界,这其中要逾越障碍,要营造条件,要把握机缘,要经历挫败,从而由“吃”激发出最大的智慧,这就是转化的灵感。

  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变换出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莱等风味各异的美食。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这些散发着时间的味道的美味佳肴青睐有加。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莱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像魔术大师,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如今,通过走进厨房,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身上,挖掘厨房的秘密。

  中国饮食素有“味”是灵魂之说。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调味品,不同的调制手法,不同的调味大师,引领食物到达更加美味的境界。咸鲜、甜成、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鲜香……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

  最后一集《我们的田野》则带领观众从餐桌回归大地。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从而得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

  统计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创下20年来中国纪录片收视率最高的佳绩。5月14日晚开播第一集,《舌尖上的中国》就一炮走红,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在那一段日子里,无数人选择在深夜窝家里等CCTV-1的更新集,此片也迅速占据了新浪微博实时热词排行榜第一名,并在豆瓣上获得了9.6的高分。

  人们开始疯狂地搜寻这些远离都市的美食,诺邓火腿、内蒙古奶豆腐、云南松茸……《舌尖上的中国》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仍在继续。淘宝网零食特产和烹饪厨具频道搜索量大增,购买高峰转移到每晚22到24点——这正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时间段。第一集中提到的云南诺邓火腿,在14日之前只有1件成交记录,现在已有78件,单价从298元、338元、368元、398元一路涨到现在的458元。

  这部风靡全国的纪录片不仅为我国美食食品材料及制作工具市场带来了不可小视的经济效益,也引起一阵新文艺浪潮。《舌尖上的中国》地方版、高校版纷纷出炉,文艺派“吃货”们争相传递着自己身边的味道。北京网友们来到老字号,把焦圈、豆汁儿、驴打滚一股脑儿装进相机,发到网上,制造“舌尖上的北京”。西安网友也纷纷出谋划策,为“舌尖上的西安”提建议。上海、四川等地网友在网上图文直播“舌尖上的家乡”,各种美图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各个版本“舌尖上的母校”也在高校BBS上出炉。学子们总是对学校食堂有各种抱怨,一旦离开母校却又念念不忘。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应运而生。从网上的照片中看到,从打饭的师傅、热腾腾的盖浇饭到各种饭卡造型,都承载着学子的母校情结。

  除此之外,《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又衍生出一种所谓的“舌尖体”的网络文体。其中最别开生面的当属舌尖体与最炫民族风的融合。例如舌尖上的最炫山西风,“山西的面食是我的爱,绵绵的醋香让你胃口开。六味斋的酱肉是最呀最摇摆,双合成的点心才是最开怀。地道的牛肉从平遥来,还有那碗托灌肠一样爱。杏花村的汾酒是我们的期待,~路边吃边喝才是最自在。悠悠地唱着最炫的山西风,让你尝遍所有的晋莱。”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在平自己的食物,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对食材和做法能研究得如此透彻,所谓“民以食为天”大抵如此。

  据总导演陈晓卿介绍,《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也能使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不少观众表示:“美食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可以说,“美食”的选题够接地气,但若只是单纯地讲“吃”,《舌尖上的中国》还不足以虏获这么多人的心。真正使它脱颖而出的是镜头中蕴含着的文化底蕴,是从舌尖蔓延到心头上的乡愁。

  大味必简。每个人最想吃的,是小时候母亲做出来的味道,是外婆手把手教母亲做出来的那一口。其实,那是亲情的盛宴、记忆的盛宴、文化历史的盛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不仅仅是美食,更在传递一种思乡之情,怀旧之感,回忆妈妈的味道、外婆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莱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说句未必纯属笑话的话吧,中国人之所以总是眼巴巴看着别人一个又一个捧走诺贝尔奖,原因除了以前我说过的学英语耗掉过多脑细胞之外,此刻我还想加上两条:机心、吃心。国人机心太重,几乎个个老谋深算以至老奸巨滑。官场、职场自不用说,甚至学府之人亦城府极深。如果说西方人富于野心,总想称王称霸;日本人富于匠心,多有能工巧匠,那么国人则富于机心,为此活得焦头烂额纠结万分,哪有多少心机干正经事?此外就是舌尖过于敏感,吃心太重。除了机心就是吃心。说白了,除了勾心斗角就是挑肥拣瘦。众所周知,西餐就那么几个菜式,往往一个汉堡包就把肚皮打发了;至于“日本料理”,常规性的也不外乎那么几样,即使市县长官或企业老总,中午也常常吃完酸梅干盒饭就一抹嘴干活去了。餐馆菜单也足够简单且长年不变。哪里像吾国这边不断花样翻新,一个星期不去就莫名其妙了。说得夸张些,看菜谱活像看学术专著,边看边猜,边猜边看,光点菜就耗掉半个小时,整个吃完不耗掉小半天或小半夜才怪。啧啧!

  所谓“舌尖上的中国”,换成鲁迅先生的说法: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若让我“翻译”一下,中国是个超大的饭局。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警察老板抑或学者教授,无不是这个厨房这个大饭局的食客。既是饭局,那么必有局外工夫——心尖与舌尖的完美结合,机心与吃心的高度和谐!于是乎,官员忘了公务,警察不抓小偷,学者无暇著书。恕我偏激,当下中国社会种种弊端,舌尖难辞其咎——都是舌尖惹的祸!

  也许你说文化名人中不是也有看重舌尖感受的吗?如梁实秋、汪曾祺、王世襄等人都好像专门写过谈吃的文章。但相比之下,对吃不那么津津乐道的人绝对是大多数。鲁迅连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胡适为人相对随和,时而出席饭局。可你知道他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一次他在日记中写道:“席上一班都是俗不可耐的人。吃了饭,他们便大赌,推三百元的牌九。一刻钟之内,输赢几百。……和一班人作无谓的应酬,远不如听两个唱小调子。”无须说,较之舌尖感受,适之先生看重的更是耳膜感受,哪怕震动耳膜的是小调——那也不至于“俗不可耐”。孔老夫子虽大约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首倡者,但也显然更欣赏作用于耳膜的音乐,在齐国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对弟子颜回的箪食瓢饮也极为欣赏,并且断然表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如今饭局上的衮衮诸公,“义而富且贵”者能有几何?

  其实,纵使对健康来说,舌尖太挑剔也没什么益处。总理就很赞同台湾王永庆的养生之道:吃得简单,越复杂越活不长。“王永庆从不吃山珍海味,而是以小菜为主,有时候吃一个鱼头,几片藕,一碗稀饭。”结果,同是巨富,王永庆仙风道骨,自有一种清癯、清虚、清高之美。而大陆巨富哪个不油光满面肥头大耳?当然,我不反对美食本身,更不反对富有人文情趣的美食、民间美食,我只是不赞成过度追求舌尖感受以及由此衍生的种种社会弊端。为今之计,敝人斗胆建议,较之“舌尖上的中国”,莫如来个“笔尖上的中国”——人人妙笔生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或者来个“脑尖上的中国”——削尖脑袋钻进诺贝尔奖获得者行列。果真如此,何其快哉!没准全国人民为之“三月不知肉味”!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由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拍摄,于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播出的美食文化类纪录片,播出后,以其对美食文化的独特阐释,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掀起一股“舌尖”热。该片以美食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精髓,以唯美的声画造型为传播手段,以独特的观察视角为出发点,为受众献上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

  纪录片作为真实、可信,具有信服感和信任感的影视作品,一直以来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纪录片的形态出现,还原了中国美食从食材到制作再到饮食文化的真实状态,不仅仅介绍食物,更多的是在讲食物背后的人和背后的情感,用了大量镜头展现发掘和制作美食的人们,全方位、多领域的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全片将中国传统文化寓于美食中广泛渗透,传递中国文化的正能量,挖掘美食文化及中国传统价值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视家庭团聚与和睦,多数节日需要全家团圆度过。《舌尖上的中国》用真实的影像,生动的展示了中国人的家园意识和追求团圆的生活理念。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摄影师白波一家三代共度“春节”,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三代同堂一起在除夕夜“包饺子”,这种强烈的温暖融洽的亲情让人觉得,饺子这种美食,包的不是陷,而是团圆的喜悦、浓厚的情感。面条和饺子,作为中国家庭最为寻常的饮食,也是最为美味的饮食,代表着中国最普遍和最珍贵的期盼家庭团圆的情感。卫大妈亲手为老伴制作长寿面,一个擀面杖,一双沾满面粉的双手在忙碌着,或擀,或切,转眼间“又长又瘦”的面条就做好,这碗赋予了长寿含义的面条在寿宴上是必不可少的,赴宴的每一位宾客为寿星挑一根最长的面条也代表了长命百岁的祝福。片中的手工长寿面、合家包饺子、祖孙三代做年糕等,不仅记录了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真挚的情感,同时也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阖家团圆的理念。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核心价值一直受到中华民族的推崇开元体育。和谐的概念早在《诗经》、《国语》等古代文献中就已出现,传统的儒家、道家和释家又将“和谐”这一概念系统化,分别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自身的和谐阐释了和谐的意义。而今,和谐仍然作为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和准则而存在。《舌尖上的中国》运用真实的记录手法,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以单珍卓玛为代表的们,在采集松茸的同时不忘把菌坑再次埋好,以便延续自然的馈赠;查干湖畔渔民一直以来遵照自然规律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使用六寸渔网只捕捞生长了五年以上的大鱼,猎杀不绝的传统文化贯穿其中。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中,贵州省从江县的糯稻田中,不仅生长着当地人们喜爱的糯稻,还同时养鲤鱼和鸭子,鱼和鸭子可以帮助糯稻清除虫害、提供养料, 那里的土壤几乎没有使用过化肥和农药;北京人贵春的屋顶菜园到了夏天便成了一个清凉世界,生长着各色瓜果菜蔬,净化着都市的空气,巧妙的将质朴的美食、绿色的生机与都市的喧嚣结合在一起。《厨房的秘密》中一句“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道出了厨房秘密的真实所在,也道出了现实社会的真理,这种形象化的解读,实现了最普遍的人文关怀,也揭示了最朴实的生活哲理。中国文化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多元化的共生方式蕴含其中。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山、湖泊、海洋、森林,多样的地理形态带来了丰富的食材原料,因此,食物的采集和制作也需要人们付出更多的辛勤劳动。在《自然的馈赠》中单珍卓玛和妈妈每天要凌晨三点起床步行到20公里以外的原始森林采摘珍贵的松茸,这种精灵般的食物平均走一公里的路才能找到一朵,两个月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五千元的收入;挖藕人茂荣和圣武每年要只身从老家安徽赶到产藕地,从事7个月的挖藕工作,每天天不亮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挖藕不仅需要耐心和技巧,还需要有力量有干劲,不是一般人开元体育可以坚持下来的,茂荣和圣武靠自己的辛勤劳动盖上了新房子、供养孩子上学。在《主食的故事》中老黄和她的妻子每天凌晨三点钟开始上碾、揉面、发酵、制作黄馍馍,一直要忙碌到晚上九点,制作出七百个黄馍馍需要老黄骑车来回3个小时送到县城卖掉,黄老汉在制作黄馍馍时说道:辛苦就赚来钱,不干,懒的人就没人给他钱。忙碌的身影、朴实的话语传递给我们的是中国人骨子里勤劳朴实的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成功的美食文化类纪录片摒弃了以往美食节目浓厚的商业化气息,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更加国际化,正如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所说,《舌尖上的中国》代表了中国这一阶段纪录片的最高水平,对中国纪录片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它的出现使得中外纪录片的差距再一次缩小。

  在《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之时,导演陈晓卿就曾经表示:“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在片中我们可以发现,《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手法真实中透着朴实,少了商业气息和快餐感,将美食与美景完美结合,美食与人物完美结合,让人们味蕾在美食与人的故事、美食与环境的故事中展开。香格里拉的美景与单珍卓玛一家采集松茸,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与黄老汉老两口制作黄馍馍,苗家的特色风貌与苗家满女龙毅一家制作腊肉腌鱼,这种相结合的拍摄手法让我们风土人情、乡村景致都融入在美食之中,突出了电视记录片所特有的人文性力量。

  从食材的寻找到美食的形成,从朴实的民间制作工艺到智慧的转化力量,《舌尖上的中国》的选材和制作既有传统美食的代表,又有现代美食的创新,更重要的是选取的美食及美食背后人们的故事能够勾起我们对于饮食文化深层次的思考。

  《舌尖上的中国》的拍摄和制作更加注重运用国际化的叙述方式,在纪录片的故事性营造和叙事手段上都有其独到之处。摒弃了平铺直叙,《舌尖上的中国》更加注重故事性的营造以及故事的节奏、悬念、矛盾的把握。《自然的馈赠》中船长林红旗带领一船人第二次下海捕鱼,忙活了一个晚上却一无所获时,故事叙述的节奏由紧张转为失落,悬念更加突出,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也会期待最终这次捕捞的结果。石把头指导后生们在查干湖上捕鱼时,马车拉着器材和人在冰面行走、靠经验的选择捕捞地点等情况无疑将悬念和矛盾推向高潮,在完整记录事实、交代故事的同时,在节奏、悬念上的制作更加精良。在叙事手段上《舌尖上的中国》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统观整部纪录片,片提到的美食与美食背后的故事超过50个,美食案例的选择并不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川鲁淮粤菜系的分类,而是从《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力量》、《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这七个主题向观众传达美食的力量,这七个主题实际上就是从食物的采集、主食的选择、食物的发酵、食物的风干与贮存、烹饪的方法和方式、食物的味道以及因地制宜的种植这七个角度来叙事。在制作中时空跳跃感更强,从云南的香格里拉的松茸到浙江老包的毛竹林的竹笋,从住在乌珠穆沁草原的孟克一家做的奶豆腐到黑龙江依兰县的大豆酱,贯穿在一条主线的不同地点的不同美食交替出现,与以往的按菜系、地区、风味的不同来区分,这种叙事的主线.旁观与介入的完美结合[1]

  在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欧美分别诞生了两大纪录片流派:一是产生于美国的直接电影,二是产生于法国的真实电影。直接电影强调没有解说、没有采访、编导绝不介入的拍摄方式,称摄像机为“墙壁上的苍蝇”,真实电影强调利用访问甚至挑动的方式使潜藏的真实表露出来,强调编导的参与。两种流派发展至今就形成了现今的观察式和参与式的纪录片创作分类,两种创作形式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相互结合,旁观和介入合力形成了《舌尖上的中国》独特的艺术造型。《主食的故事》中西安肉夹馍的鲜香让人们垂涎欲滴,嫩滑的腊汁肉、香脆的白吉馍在刀案上被清脆的切成两半,其实切肉夹馍的声音并不是现场的声音,而是录音棚里录出来的,这虽然和纪录片的纪实可能有些冲突,但这样诱人的声音是观众最需要的。摄影师白波一家人过年包饺子,白波说要将过年的记忆和饺子的味道传承给他的孩子,这也是编导有意识的借白波之口将中国传统文化的讯息传达出去。

  《舌尖上的中国》运用了纪实跟拍、适度摆拍、后期制作等方式,将纪录片的纪实特点与编导的介入挖掘完美结合,给我们呈现出了一部节奏鲜明、叙事风格独特的视听盛宴。

  在12月3日举行的2012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开幕式上,《舌尖上的中国》凭借唯美的画面、生动的美食故事以及神秘的东方智慧获得了纪录片评审团大奖,再一次证明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制作与多渠道传播的力量。

  央视纪录片频道未开播之前,大多数纪录片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播放,关注者相比来说也较少,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以来,越来越多的优秀纪录片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一步步的了解记录的魅力,随后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的成立更是将纪录片向更多的大众推广,《舌尖上的中国》首先在央视《魅力纪录》播出后反响强烈,还在央视财经频道、科教频道、外语频道重播,几轮重播形成连续效应。此后,由于广受欢迎该片于2012年7月在台湾公视播出,2012年9月在新加坡星和都会台播出,2012年10月起在香港tvb翡翠台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的优秀促成了电视多频道的轮番播出,包括海外频道在内的电视媒体的播映也提高了《舌尖上的中国》的知名度。

  在《舌尖上的中国》火爆荧屏的同时,以网络餐饮、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也已经同步推广,形成了一股“舌尖潮”,《舌尖上的中国》在网络上也获得了接近两千万的点击量,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除了精美的制作以外,网络等新媒体的推广和传播效应,使其影响力大大增强。来自中国网络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数据大调查[2]显示,参与投票的人有31.48%通过电视直播观看,64.39%通过网络点播观看,4.13%通过手机电视观看,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是通过网络、手机电视、微博等新媒体了解并观看。

  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使得纪录片传播的信息多元化、形式立体化、传播互动化。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题转发和讨论在微博和SNS社交网站上随时随地可以参与,各方面的信息海量涌现,包括拍摄幕后、拍摄意图甚至拍摄美食的出处,多元化的信息使其备受关注。新媒体传播使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更加立体,人们不仅仅可以看到视频,还可以看到图片,挖掘被摄对象的故事等等,充分运用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传播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互动,相比电视媒体的单向传输,新媒体的双向互动使得信息的传播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新媒体用户不仅可以平等地信息,还可以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使得每一个观众都参与到纪录片的评判中去。

  《舌尖上的中国》依靠电视频道为基本途径,积极利用新媒体中的网络、微博等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几何式的增长,拓宽了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为纪录片的推广和宣传提供了新的模式。

  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表示,《舌尖上的中国》是对文化表达的一种突破,把文化放在中国人的食材和与食材相关的生活上,就像外国人所说的那样,中国文化归结到细节就是一双筷子。《舌尖上的中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塑造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纪录片,把中国传统饮食与文化相结合,对于推广中国文化、树立国家形象有着重大意义。我们也期待着能有更多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可以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形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武新宏,“旁观”与“介入”合力共塑舌尖上的中国形象: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评析 [J].中国电视,2012(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我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从问世初启,这部标志着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优秀作品就以精良的视听呈现,厚重的文化承载在我国又一次的引发了纪

  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 ‘弱者’…… ”一语进行评价。但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它不但没有成为荧幕上的弱者,还获得了口碑和收视上的双赢。自开播以来,《舌尖上的中国》的平均收视率为

  0.48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最高一集的第4集达到了0.55%的收视率,达到了BBC纪录片的收视水平。这个数字超出了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的30%,不仅如此,无论专业媒体还是广大观众都对该片进

  行了纷纷赞誉。《舌尖上的中国》以浓郁的中国韵味,讲述的是美食背后人与事的中国故事,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在中国日常饮食的流变和饮食文化的传承中,传达的具有深沉的人文关怀,主要

  首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是关于人的故事。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

  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在尝遍南北美食,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刻挖掘和阐述的同时,更着重阐释得是其背后的人的存在。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编导陈晓卿说过,“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 幅员辽阔的中国,在不同的地区和民

  族之间,存在着很多文化和生活上的差异,而饮食习惯可以作为这种差异的一种直接反映。因此,饮食习惯上不仅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很多相同之处,更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差异所在。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

  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在一年多时间中走遍大江南北,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摄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在食物的故

  事中,展示的中国人平常而普通的人生况味,讲述了浙江的空巢老人、邓诺的父子传承、查干湖的捕鱼风俗……;在美味的路径下,展示的是每一个鲜活个体背后朴实的气息,包括陕北的饽饽商贩、西

  藏的采松茸人、兰州的拉面师傅……纪录片中每一个个体朴质的存在,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才是构成我们中国这个伟大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

  其次,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国家文化的形象。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美食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才是需要重点地传达。关于这一点,该片的总编导想的更多,也走的更远,他说过:“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

  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

  的物质层面美食考察的不仅是文化的分布,还考察了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美食的特殊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分布。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族因为不同的文化传统,选择不同的食材进行不同的美食传达,在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南米北面进行了详细的分

  述,如北方的面有不同的做法,如陕北糜子面做的黄馍馍、丁村的中原面食……南方的米为代表的主食则是嘉兴的肉粽子、宁波的年糕……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将空间视为生产的空间,而在时代

  飞速发展,不同的城市都日趋接近的今天,区分不同地域文化的关键就在于构成内涵的一切表达,饮食恰好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解说词所说:“当今的中国,每座城市外表都很

  接近,唯有饮食习惯,能成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签。城市变得极为相似,唯一不同的就是楼宇森林之间烹饪的食物和空气中食物的香气。”《舌尖上的中国》以影像的方式,通过美食这一媒介进入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影视影像是后现代主义学者伯德里亚所说的 “类像”的合成方式,以具有日常生活仪式化的方式参与构建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共同空间。《舌尖上的中国》通过美食

  这一媒介集结了中华文化的众多层面。首先,美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的一种重要表达:吉林查干湖除夕的“全鱼宴”、山西丁村为老人做寿时吃的长寿面、广东的重阳节村宴……在美食的表层意义

  之下,传统的是对自然的尊敬,家的眷恋、幸福生活的憧憬等生命意义的理解和人生意义的追寻,这也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

  在当今这个急剧变迁的世界中,许多文化正悄然逝去,美食文化也当然如此,那么,纪录片的另一层文化意义就不仅在传承,更在保留和记忆,因为片中出现的很多人可能是某种手艺最后一代的传承者

  。因此,这也正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被赋予的最重要的文化意义。纪录片是纪实功用很强的电视载体,而文化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深层的隐藏,而当这二者合二为一之时,就需要一个恰当的点,

  一个可以深入文化的“话语结构”,及一个可以浅出的表达方式。那么,借助美食这一载体,地域空间和文化间晦涩而宏大的表达通过可视的文化符码得到了准确的表达和更广泛的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国首部高清美食纪录片在视听表达上做出了很多突破与创新。有人将之评价为以“超清晰、具震撼力的画面”瞬间捕获人心。《舌尖上的中国》区别于大多数注重客观叙述,多

  用长镜头的纪录片,使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特写镜头和微距摄影,将所有的食材都表现得极其唯美。本片的特写镜头在制作每一道菜时,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的菜品的制作几乎全部是特写,这与

  美食类纪录片的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每一道食材的制作过程,只有通过特写镜头才能够清楚的展现给观众,让观众看清每一个制作的细节,特写镜头对细节的展现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突出食物的

  色泽光鲜,让看的人食欲大开。特写、微距镜头等让食材的纤维毫发毕现,使一份寻常菜肴,化身成为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摄像师根据不同食物的特点,利用微距镜头贴近食物拍摄,最大程度地放大

  了食物的质感和光泽,借助高清电影镜头和微距摄影的帮助,原本一道道家常食物在荧屏上呈现得精致诱人,仿佛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不仅如此,特写画面以“慢”为主,让人们看清楚事物的真实过程或本来面貌。《舌尖上的中国》大量使用了“慢”镜。让观众看清楚每一种食材的纹络或者每一个过程的细节。嘉兴的粽子、宁波的年

  糕、云南的乳扇、安徽的毛豆腐……这种微距及慢镜的视听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形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像风格,也成就了本片人文关怀的第三个层面,即关注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

  有的威胁的今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契合了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饮食文化。从这层意义上而言,《舌尖上的中国》的存在远远超越了一

  一部国家纪录片,就像是这个大家庭的相册。一个国家的形象正是以纪录片作为重要载体来塑造的。纪录片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故事片的特殊片种,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实。纪录片通过视听结合、声画一体的媒介形式,向世界传达具有教育性、新闻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信息,它的这种优势是其它任何一种媒介载体都无法匹敌的。也正是基于纪录片的这种特点,它被认为是最容易让全世界产生共鸣、最容易让不同地域的观众接受、最容易打破民族、文化的壁垒的媒介。一部纪录片,就可以让观众在短短数小时内,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成就和现状有最基本、最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认知。

  当前我国正谋求和平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电视纪录片经过短短50多年的发展,现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重视发展并利用纪录片,非常有利于我国和平外交的开展,由于世界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减少冲突,增进融合,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便成为了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5月,央视作为部级媒体,通过其所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良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片中全面的展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食物及以食物为基线的人文历史和生活风貌,以食物为基点向全球展示了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在CCTV综合频道播出。按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分成七集。

  《舌尖上的中国2》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续集,于2014年4月18日开播。它同样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通过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在纪录片日渐式微的今天,这两季《舌尖上的中国》不但取得了超高收视率同时也引发了网络上的讨论狂潮,形成了“舌尖体”。《舌尖上的中国》能够起到如此轰动的效应,这与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导演陈晓卿在介绍该片时曾说:“《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感动,另外一个是正在变化中的中国,这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我们希望观众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里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国人对生活热爱里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讲述普通国人辛苦采集食物之后在厨房里精心烹饪,其实是见微知著地彰显了平凡劳动者的伟大及一个民族的自豪感与一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当一个群体的文化被另一个群体理解并认可时,就形成了文化认同,同时推动文化的有效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塑产生积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1)从主体角度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依然遵从了央视惯用的国家主义叙事手法,继承了宏大叙事的纪录片理念。从云南的诺邓火腿到浙江的嘉兴粽子,从偏远的大山深处到繁华的东南沿海,其记录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与观众的个体记忆产生共鸣,强调文化共同体的回归。

  (2)从内容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从各地的食材着手,将沿海与内陆互相对比、南方与北方互相映衬,通过人们采取和制作食物的种种细节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从美食外延到历史与文化、传统与仪式、伦理与自然,传递着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让世界通过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来更近一步地了解中国。因此正如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所说,《舌尖上的中国》要拍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背后的内涵。食物只是一个切入点,其中所蕴藏的内涵才是片中要表达的核心。

  (3)从叙述方式上看,《舌尖上的中国》偏向于故事化、细节化、剧情化,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4)从拍摄视角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以平视的眼光关注普通大众,将人文味与生活味“和谐”搭配。对于中国饮食这一范围广且繁杂的主题,该片通过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食物与文化的交集,打破以往“就食物谈食物”的困境,折射出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

  (5)从细节处理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不是空洞地宣讲美食的风味与制作技巧,而是通过表现个人、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经历与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联系,将舌尖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6)从传递的价值观和塑造国家形象的角度看,下面我们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对松茸采摘的解说词是这样的,“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通过这一小段解说词充分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完全不是竭泽而渔的做法。通过美食这个窗口,纪录片将现今中国国民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传递给世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形象,顺应当今低碳、环保的时代要求。

  第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将美食的制作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这在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一个放心、安全的饮食环境,这在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的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使数千万中国人又重新找到了传统美食的可贵与文化魅力。”